成語注音:ㄧㄢˇ ㄑㄧˊ ㄒㄧ ㄍㄨˇ
成語簡拼:yqxg
成語解釋:偃:放倒;息:停。原指秘密行軍;不揭露目標。後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
成語簡體:偃旗息鼓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受詞;比喻停止鬥爭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息,不能唸作「xǐ」。
成語辨形:偃,不能寫作「揠」。
近 義 詞:銷聲匿跡
成語例子: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偃旗息鼓,卷包而去。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英語翻譯:cease fire
日文翻譯:旗(はた)を倒(たお)し鼓(つづみ)を打(う)つのをやめる;やめる,停止(ていし)する
俄文翻譯:со свёрнутыми знамёнами <уходить в подполье>
其他語言:<法>rouler ses drapeaux et faire taire ses tambours <cesser toutes activités>
成語謎語:武松
成語歇後語: 《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中記載:在一次戰鬥中,蜀將黃忠殺死了曹將夏侯淵,並奪取了戰略要地。曹操非常惱火,把米倉移到漢水旁的北山腳下,親率20萬大軍向陽平關大舉進攻。黃忠、張著商議趁夜燒劫魏軍糧草。臨行前趙雲和他們約定了返回時間,過期不歸就帶兵出寨接應,正與曹操親自統率的部隊相遇。趙雲同曹軍廝殺起來,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救回了黃忠和張著。
曹操沒有善罷甘休,指揮大隊人馬追殺趙雲,直撲蜀營。趙雲的副將張翼見趙雲已退回本寨,後面追兵來勢兇猛,便要關閉寨門拒守。趙雲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準備放曹軍進來;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內外,然後自己單槍匹馬站在門口等候敵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門口,心想,寨門大開,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調頭後退的時候,蜀軍營里金鼓齊鳴,殺聲震天,飛箭如雨般向曹軍射擊。曹軍驚慌失措,奪路逃命,自相踐踏。趙雲趁勢奪了曹軍的糧草,殺死了曹軍大批兵馬,得勝回營。
相關漢字解釋:偃字解釋、 旗字解釋、 息字解釋、 鼓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偃' 的成语:偃兵修文、 偃兵息甲、 偃旗僕鼓、 偃旗息鼓、 偃旗臥鼓、 偃武休兵、 偃武修文、 偃武崇文、 偃武息戈、 偃武櫜兵、
第 2 个字是 '旗' 的成语:旗布星峙、 旗幟鮮明、 旗開取勝、 旗開得勝、 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旗開馬到、 旗靡轍亂、 旗鼓相望、 旗鼓相當、
第 3 个字是 '息' 的成语:息事寧人、 息交絕遊、 息兵罷戰、 息影家園、 息怒停嗔、 息息相通、 息息相關、 息跡靜處、 息軍養士、 息鶏補劓、
第 4 个字是 '鼓' 的成语:鼓刀屠者、 鼓吹喧闍、 鼓吻奮爪、 鼓吻弄舌、 鼓唇咋舌、 鼓唇弄舌、 鼓唇搖舌、 鼓旗相當、 鼓樂喧天、 鼓樂齊鳴、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