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ㄏㄨㄢˇ ㄅㄧㄥ ㄓㄧ ㄐㄧˋ
成語簡拼:hbzj
成語解釋:緩:延緩。指作戰時延緩對方進兵的計策。借指使事態暫時緩和同時積極設法應付的策略。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9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成語簡體:缓兵之计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詞、受詞;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緩,不能讀作「yuán」。
成語辨形:計,不能寫作「技」。
近 義 詞:權宜之計
成語例子:這樣辦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英語翻譯:trick to gain time
俄文翻譯:план на выигрыш во врéмени
其他語言:<德>Verschleppungstaktik <Hinhalte,Verzǒgerungsmanǒver><法>stratagème pour retarder l'ennemi <moyen dilatoire>
成語謎語:暫停
成語歇後語: 三國時期,孔明與司馬懿在祁山作戰。蜀軍消滅了魏軍大將郭淮、孫禮,佔領了武都、陽平。張郃、戴陵等率軍前往救援,被孔明打敗。雙方對峙了半月。孔明見司馬懿不敢出戰,用撤軍的緩兵之計,誘使司馬懿驅兵追趕,司馬懿中計大敗
成語故事:諸葛亮彈琴
相關漢字解釋:緩字解釋、 兵字解釋、 之字解釋、 計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緩' 的成语:緩兵之計、 緩帶輕裘、 緩急相濟、 緩急輕重、 緩歌慢舞、 緩歌縵舞、 緩步代車、 緩步當車、 緩緩、 緩遼而行、
第 2 个字是 '兵' 的成语:兵不厭權、 兵不厭詐、 兵不接刃、 兵不污刃、 兵不由將、 兵不血刃、 兵不逼好、 兵不雪刃、 兵以詐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第 4 个字是 '計' 的成语:計上心來、 計上心頭、 計不反顧、 計不旋踵、 計不旋蹺、 計不返顧、 計伐稱勳、 計出萬死、 計功受爵、 計功受賞、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