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君主
【拼音】jūn zhǔ
【解釋】古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現代某些國家的元首。有的稱國王,有的稱皇帝。
造句1:這個專制君主暴虐無道,終致人心喪盡而被推翻。
造句2:中國封建朝代,作為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主,百姓們的生殺予奪之大權,也毫無疑問地掌握在其手中。
造句3:只有毫無歷史知識的人才不知道,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顯示和記載經濟關係的要求。
造句4:在歷史上,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造句5:英明的君主,因一時聽信饞言,而致二瑤鐘惑,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造句6:戰國時代各國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賢才,必是分庭抗禮,倍加禮遇。
造句7:宋與金的歷史,對崇禎來說,挹彼注茲,他絕不願意在臣民心目與後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造句8: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繫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 font color=red>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元.
造句9:他是我們思想上的另一個君主。
造句10:我已經是埃及的法老,你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給你。如果是合理的,那麼你要一,我給二;即使你要的是不合理的,我一樣可以做一個不明事理的君主。滿足你。
造句11:在君主專制的社會,君王對臣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造句12:齊國的人多得數不勝數,怎麼會沒人呢,只不過各有各的差事,賢能的人就去拜訪賢主,最沒用的人就去拜訪最沒用的君主,我最沒用,就到楚國來了。
造句13:君主在臣民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能讓旁人知道自己的底細。
造句14:啟蒙君主是有明確改革目標的領袖,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不能一味的等待人們覺醒。等待人們去理解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有時為了實現目標,不得不行使強權。正因如此,成為專制領袖就成了啟蒙君主的命運。
造句15:他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造句16:我不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但是我是一個愛你的男人,我不是一個征服天下的君主,我是為你不顧一切的瘋子。
造句17: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造句18:君主應擁有美德,但惡行不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