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ˇ ㄙㄜˋ ㄨˊ ㄓㄨˇ
成語簡拼:wswz
成語解釋: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不定。
成語出處: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濟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
成語簡體:五色无主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六神無主
反 義 詞:鎮定自若
成語例子:西漢·劉向《新序·雜事》:“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英語翻譯:become confused and turn pale
成語歇後語: 傳說舜統治時期,禹奉命治理黃河水患。一次禹帶人渡長江巡視,在江心見一條巨大的黃龍從江水里冒出頭來,船上的人大驚失色,五色無主。只有禹鎮定自若,對黃龍說他可以視死如歸。黃龍聽了禹的話,只好沉入江底溜走了
相關漢字解釋:五字解釋、 色字解釋、 無字解釋、 主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五' 的成语:五世其昌、 五侯七貴、 五侯九伯、 五侯蠟燭、 五光十色、 五內俱崩、 五內如焚、 五典三墳、 五冬六夏、 五勞七傷、
第 2 个字是 '色' 的成语:色中餓鬼、 色仁行違、 色即是空、 色厲內荏、 色厲膽薄、 色如死灰、 色授魂與、 色膽包天、 色膽如天、 色膽迷天、
第 3 个字是 '無' 的成语:無一不備、 無一不知、 無一可、 無下箸處、 無中生有、 無乎不可、 無了根蒂、 無了無休、 無事不登三寶殿、 無事忙、
第 4 个字是 '主' 的成语:主一無適、 主人翁、 主守自盜、 主客顛倒、 主少國疑、 主心骨、 主情造意、 主憂臣勞、 主憂臣辱、 主敬存誠、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