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ㄓ ㄏㄨ ㄓㄜˇ 一ㄝˇ
拼音 zhī hū zhě yě
詞類成語
⒈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現在常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例他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英archaism; literary jargons;
英文 four common characters of classical Chinese (idiom); fig. semi-incomprehensible talk, double Dutch, all Greek to me
德語 Archaismus (im Ausdruck) (S), gestelzte oder überholte Ausdrucksweise (S), pedantische Ausdrücke (S)
法語 (expr. idiom. constituée de caractères courants du chinois classique) pour moi, c'est du chinois, propos à moitié incompréhensible, galimatias
之乎者也「ㄓ ㄏㄨ ㄓㄜˇ 一ㄝˇ」
⒈ 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引《敦煌零拾·俚曲三種·嘆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
⒉ 宋太祖親自規劃首都的外城,一日獨與韓王趙普視察工程,走到南門,門額上題「朱雀之門」,太祖問為何不只寫「朱雀門」,而多個「之」字,趙普答道:「『之』是語助詞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釋文瑩也作「者也之乎」。
引《湘山野錄·卷中》。後用以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
⒈ 古漢語裡常用的語氣助詞。
引《太平廣記》卷二六一引 唐 盧言 《盧氏雜說·李據》:“又判決祗承人:‘如此痴頑,豈合喫杖,決五下。’人有語曰:‘豈合喫杖,不合決他。’ 李 曰:‘公何會,豈是助語,共之乎者也何別?’”
杜文瀾 《古謠諺》卷五一引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學習古文》:“但是,那些之乎者也,那些抑揚頓挫,那些起承轉合,那些空洞的頌揚之詞,好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⒉ 借為對文人咬文嚼字的諷刺語。
引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太祖 皇帝將展外城,幸 朱雀門,親自規畫,獨 趙韓王 普 時從幸。上指門額問 普 曰:‘何不祗書 朱雀門,須著“之”
字安用?’ 普 對曰:‘語助。’ 太祖 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雲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魯迅 《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