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三國
【拼音】sān guó
【解釋】時代名。繼東漢後出現的魏、蜀(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從西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至280年吳滅亡為止。一般把赤壁之戰後至魏、蜀、吳建國前的歷史也劃入三國時期。
造句1:愛情,就像三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愛情,也像西遊,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取得真愛;愛情,更像紅樓,總有一群人對它高山仰止,耗費畢生研究它。
造句2:三國時魏的嵇康、阮籍優遊竹林,放浪形骸,是有他們的特定的政治原因的。
造句3:小丁看了《三國演義》,逢人便說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真了不起。
造句4:三國時代的嵇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殺身之禍。
造句5:趙雲具有萬夫不當之勇,《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長坂坡之戰就是例證。
造句6:三國時的張飛可謂勇冠三軍,也由此而被後人傳頌。
造句7:三國時期的關羽有勇有謀,常使敵人聞風喪膽。
造句8:三國時期,出了許多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無不驍勇善戰,有勇有謀。
造句9:見證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友誼的源遠流長。
造句10:小時候看完三國演義,就想將來成為一個曹操那樣叱吒風雲的人物。
造句11:三國演義中比比皆是英雄。
造句12:三國時期,魏、蜀、吳各據一方,鼎足而立。
造句13:三國時期,魏、蜀、吳各自,形成鼎足之勢。
造句14:不記得何時買的了,紋路依舊清晰,黑白相間,蘊著無限風塵與遐思,輕撫扇面,柔柔的羽化開了心中的三國。
造句15:三國時代的稽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殺身之禍。
造句16:高中的就去抄紅樓寫人的,國中就去抄三國打仗的,小學就去抄水浹或西遊。
造句17:三國時代,出現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就是曹操。
造句18:張教授精通英、法、日三國語言。
造句19:三國時的呂蒙,年少不知讀書,後來猛醒發奮,最終大器晚成。
造句20:三國時的呂蒙,年少不知讀書,後來猛醒發憤,最終大器晚成。
造句21:這句話貫穿了三國整部作品。其實整部三國就是在詮釋這句話。
造句22: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國鼎足之勢已形成。
造句23: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對六面,其中魏的實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