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貨物
【拼音】huò wù
【解釋】供出售的物品。原指龜貝,古代用作貨幣;供出售的物品。商品,尤指交運輸公司用船運送的商品以貨物與常。 ——《漢書.李廣蘇建傳》所失貨物。 ——《廣東軍務記》
造句1:馬上要下雨了,我們要抓緊時間蓋好這些貨物。
造句2:在英格蘭,那些販賣咖啡的地方後來將咖啡變成了一種在全世界貨物市面上交易的商品。在法國,咖啡屋帶入了休閒的哲學並結合了世界上最新的甜點與蛋糕。在澳洲咖啡屋已經成為毫無疑問的嚴肅而專業的企業,為客人提供一流的咖啡與食物並帶給客人以完全的隱私尊重。
造句3:貨車翻覆在路邊,車上的貨物七零八落,佈滿整個路面。
造句4:人們不只在絲綢之路上運送絲綢,還交易許多種類的貨物。絲綢之路也是交流東西方思想的重要管道。
造句5:如果兩個地區,除了陸路運輸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那麼,由於除了價格和重量相符的< font color=red>貨品以外其他貨款都不能在兩地之間通行,這兩個地區目前也只能艱難維持一小部分商業貿易,結果它們也就只能給予對方的工業一小部分的支持。世界上兩個相離的地區幾乎沒有商業聯繫。
造句6:儘管推銷員把「月亮」牌電鍋的優點說得天衣無縫,爸爸還是堅持不見貨物不簽訂訂購合約。
造句7:因為遭遇了風暴,這船貨全部沉到了海底。
造句8:一旦以貨物的流通和交換作為謀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開始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造句9:商店雖小,貨物卻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造句10:這個超級市場的貨品排列得井井有序,讓顧客一進門就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找到想要買的東西。
造句11:客戶聽說你一天內能出貨,非常感謝你們的出貨速度。同時顯示對貴司許多貨件感興趣,有可能發展進一步的業務關係。當然前提是收到貨物後透過各方面審查感覺很合適,那麼會再次合作的。
造句12:這支廣告一打出去,貨物供不應求的局面定可翹足而待。
造句13:那些攤販手拿擴音器大吹法螺,宣揚他們的貨物如何的好,其實全是假冒偽劣產品。
造句14:為什麼要把貨品賤賣,他對公司無以自解。
造句15:送貨員走西家,穿東家像蜜蜂一樣忙碌不停,刺骨寒天給千家送去溫暖,烈日酷暑給萬戶帶來涼風,外送員送的不是貨而是送出去的一顆顆真誠的心。
造句16:經理請小袁去外地採購一批貨物。
造句17:這種粗製濫造的貨品,怎麼能打入國際市場呢?
造句18:交通堵塞意味著他們將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獲得貨物商品,對於工人來說將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完成銷售電話的任務。
造句19:老爺爺蹬著滿載貨物的三輪車,卻顯得十分輕巧。
造句20:百貨商場內貨品枕中鴻寶,讓人目不暇給。
造句21:倉庫裡的貨品堆積如山。
造句22: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終於把貨物如期送到了目的地。
造句23:碼頭上有許多搬運工人正在運送貨物。
造句24:超市裡貨品品種十分齊全。
造句25:這裡的貨堆積如山。
造句26:可以的,錢在你手上,你不付錢誰都奈何不了你!再說不簽收的貨件快遞會打回發出地的,不會有人來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