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事物
【拼音】shì wù
【解釋】指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和現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指客觀的一切物體和現象每一種事物都有一個名稱
造句1:平時注意觀察事物,作文時就不會感到為難了。
造句2:平常要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累積作文的材料。
造句3:客觀事物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造句4:我們要善於發現和扶植處在萌芽狀態的新生事物。
造句5:是人腦對於某一具體事物所產生的情感,是某一具體< font color=red>事物的價值關係在人的腦中主觀的反映。
造句6:不經過深入研究,就想憑空創造什麼新事物,這種做法,無異於盲人瞎馬,夜半臨池。
造句7:這本作文集記錄了孩子五年級下學期成長的足跡。孩子的文章雖然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習作,在表達上,還做不到用流暢的語言組織文字,但從她稚嫩的語言中可以看出,孩子懂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用自己的腦思考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並能用心地去感受身邊的一切事物。
造句8:凡是具體的概念都是從事物本質屬性的基礎上抽象化出來的。
造句9:對改革出現的新事物要研究,要扶植,不能任其自生自滅。
造句10:朦朧知事的孩子這個時期是最佳的教育時期,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比較單純,認識事物存在著偏知,他們把這個時候印像裡的好和壞界定得非常明確和感性,他們沒有辨別能力,也沒有甄別是非的能力,有的僅僅是對事物的偏知,他對事物的態度好壞區分往往是因為偏知所決定的,這樣的偏知當然是父母最初教育的結果,用語言,用行動,以及父母樸實的人格魅力。所以在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適合的早期教育應當是最佳時機。
造句11:就辯證法的固有性質而言,矛盾進展乃是一切事物的真實的平質,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個有限世界的法則。
造句12:世界上太多的事物,即使我拼命努力伸出手,也注定無法觸及。世界上太多的事物,就算我伸出手感覺似乎已經緊握,還是會從指縫中不可挽回地溜走。
造句13:此句意思是指沒落的現在恰好昭示了光明的未來,引申為新事物的產生總是以舊事物的消亡為代價的,不要因為舊的失去而懊惱,恰恰是因為舊的失去才會換來新的誕生,若再想深入可閱讀辨證法類書籍。
造句14:我堅信新生事物必將戰勝腐朽事。
造句15:正確的結論,來自對事物深入細緻地研究。
造句16:事物的發展處於不斷地運動當中,沒有一成不變,永遠先進的事物,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造句17:人們用符號把語言和事物記錄下來,這就產生了文字。
造句18:在我們的國家,每天都有新生事物湧現出來。
造句19:誇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誇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造句20:年輕人思想開明,勇於接受新事物。
造句21:看事物應該全面,不能管中窺豹。
造句22:我們應敞開胸懷,勇敢地接受新事物。
造句23:優勝劣敗,是事物發展千古不變的規律。
造句24:人們透過分析外在事物及其變化,形成無數的「意念」。
造句25:簡單來說,一個存在於你眼前的事物,你都可以給他一個意義,而這個意義會改變你對這樣事物的看法。同時,如果你去賦予其意義,那麼之後你就會根據這個意義去進行思維,從而不斷強化你對這個事物的這種態度和看法。
造句26:所以,當一個事物你能給出一套符合自己邏輯的理論時,很明顯這樣事物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那麼有意義的事物,自然對你而言是有存在必要的。
造句27:現在引申的意思大概是說,對某些事物不是很了解,但是可能會知道和這些事物相關的事情或情況。
造句28:離鄉十年,看著眼前事物,讓人有白雲蒼狗之感。
造句29:事物的規律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造句30:事物是變化著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
造句31:人漫長的一生,有著許許多多錯綜複雜的情緒,一部分是根據事物的緣由而定,一部分是隨事物的一系列轉變而演變著。
造句32: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
造句33:做人不能一成不變,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或以萬變應萬變。指事物時常變化我們辦事要注意觀察其變化,處變不驚。在沒有變化時我們提前準備,將事物的變化加以充分考慮。解決千變萬化的事態發展。
造句34:年輕人思想敏感,接受新事物快。
造句35: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不矛盾的,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處在對利於統一的矛盾之中,沒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促進了事物的成長發展,藝術家也一樣,只有在思想經過激烈碰撞之後才會有火花,可能是思維的火花,也能使創新的火花,才會更深的投入與研究,以致發展。
造句36:依照想像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
造句37:恰當的誇張可以突顯事物的特點,啟發讀者的想像。
造句38:地球對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吸引力。
造句39:看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造句40:事物都有對立的兩面,我們絕不能片面看問題。
造句41:比較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知。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係,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造句42:說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相互連結之中,不依賴周遭其他< font color=red>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
造句43:文章的開頭或從遠到近,或由此及彼,從別的事物寫起,再聯想到要寫的事物上來,藉用烘托要寫的事。
造句44:時間好像一條由發生的各種事件構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條湍急的河流,因為剛剛看見了一個事物,它被拿走了,而另一個事物又來代替它,而這個也將被帶走。
造句45:太過感性是不好的,容易情緒低落,多愁,憑感覺做判斷,是思維上的一種偏差。感性與理性是相對的,過於感性的人,常以表象知覺和直觀形式來認識事物,導致有時未能作正確的判斷。常常對事物做一些理性思考,或和朋友對某些事物做一些辯論,也許對你有幫助。
造句46:一個人,不斷的成長著,如果我們想讓自己成熟起來,就要先去把過去的經過放下,重新接受新的事物,因為我們如果一直的生活在一個生活階層,感受不到新的事物,就不會得到新的感悟,也就不會讓心靈成熟起來。
造句47:運用比喻句也應該注意比喻的手法只能用於不同類別的事物之間的比喻,同類事物不能作比喻。
造句48:甲和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
造句49:由於他平常不留心觀察事物,作文時就覺得沒什麼可寫的。
造句50:平常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作文時就不再發愁了。
造句51:必須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徵,對於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同時出現。
造句52:我們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造句53: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構成事物的多種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造句54:在一段關係中尋找自己喜愛的事物,而不是去注意負面事,那麼你會覺得對方身上彷彿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
造句55:它以良好的態度面對這些事物,則事物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反之則向壞處發展。人生亦樂觀向上為進,消極落後為退。我們的態度,對我們的人生起著決定性作用。
造句56: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造句57: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有動作和感覺的樣子。
造句58:這是事物的普遍法則。
造句59:類比的主體事物和客體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造句60:他能明察秋毫,他注意到一切事。
造句61:看見我那雙舊皮鞋,好像又看見了那雙滿是老繭的手。聯想是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
造句62:一切事物永不改變。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因為從來沒有人回來過。我是唯一的一個。
造句63: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係,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造句64:所謂永恆,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但這件事物還在。
造句65:對事物擁有使用正確的稱呼。對一個名字的恐懼,會強化對這個事物本身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