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解釋】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表面看來似乎對,而實際上並非如此的世多似是而非,虛偽類真。 ——漢. 王充《論衡.死偽》
造句1:曾參殺人,積非成是;葉公好龍,似是而非。
造句2:於是,在他講演的時候,他就用他的一口似是而非的北京話,在講台上大談起來。
造句3:忘掉天空上若隱若現閃亮的星光,忘掉喧囂裡似是而非的情愫,忘掉記憶中隱約放映的黑白片,一切記憶,都像香水的氣息般漸漸瀰漫,散去,淡淡地,我就飄浮在你周圍的空氣中,看著你露出笑容。
造句4:書中提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方案,而且還是拾人牙慧。
造句5:彩妝在中國就不那麼過關,例如國產的口紅,顏色之鮮豔實在叫人難以接受,國外也用大紅色,但是像大紅這一系列的色澤只有在燈光下才會好看,這在國外,對在轎車和室內穿梭的女性來說是合適的。而我國,大多數婦女在日光下行色匆匆,精神緊張,疲乏無力,卻用那麼熱烈的紅色,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另外,國外的彩妝很透明,看起來有些似是而非的味道,很有魅力。
造句6:時間是所有事物中最難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過去的已消逝,未來仍未來臨,而現在則是我們試圖劃分的時候,馬上成為過去,像電光一閃,存在僅一剎那間。
造句7:這些道理似是而非,根本經不起推敲。
造句8: span>他講的觀點,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實際上似是而非。
造句9:她的話,聽起來似是而非的。
造句10:對於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絕對不能放過,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後才能罷休。
造句11:他的話似是而非,叫人摸不著頭腦。
造句12:至於理論,接近於實際卻又似是而非,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