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入主出奴
【拼音】rù zhǔ chū nú
【解釋】原意崇信了一種學說,必然排斥另一種學說;把前者奉為主人,把後者當作奴僕。後比喻學術思想上的宗派主義。韓愈《原道》:「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是說崇信了一種說法,就必然會排斥另一種說法;把前者奉做主人,把後者當做奴僕;附和前者,污衊後者。後來用「入主出奴」比喻學術思想上的門戶之見入主出奴,謠誅繁興。 ——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
造句1:學術上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入主出奴會妨礙學術發展。
造句2:學術上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入主出奴會妨礙學術發展。
造句3:入主出奴的門戶成見是不利於學業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