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ㄇㄧㄥˊ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
成語簡拼:mmzd
成語解釋:張膽:放大膽量。原來形容有膽有識;敢作敢為。現在形容乾壞事毫無顧忌;公開放肆。
成語出處:《晉書 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簡體:明目张胆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張,不能唸成「zhànɡ」。
成語辨形:張,不能寫「仗」。
近 義 詞:明火執杖
反 義 詞:鬼鬼祟祟
成語例子:近日京師奔競之風,是明目張膽,冠冕堂皇做的。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況》第三一百三回)
英語翻譯:do evil things openly
日文翻譯:虥然と,むきだしに,露骨(ろこつ)に,おおっぴらに
俄文翻譯:в открытую <нагло>
其他語言:<德>offen und ohne Skrupel <in hellem Tageslicht skrupellos><法>audacieusement <effrontément>
成語謎語:大白天打劫
成語歇後語: 唐高宗時有一位大臣名叫韋思謙,做人正直,時常會勸諫皇上,有話就會直說。他考上進士之後,被任命為應城縣令,後來升為監察禦史。有一次,他發現中書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價錢強行購買鄰人田地,正直的韋思遷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勢力大,立刻上書舉他。因為證據明確,朝廷不好意思公開庇護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調出京城,降職為同州刺史。
過了一段時間,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復了中書令的官職。褚遂良便找了理由報復韋斯謙,把他貶到外省,當一名縣官。有人替韋思謙打抱不平,暗中去慰問韋思謙,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說:「我是一個正直的人,遇見不合理的事情,當然不肯放過,哪裡有時間考慮個人得失呢?大丈夫應該有話就說,明目張膽而不畏強權,致力報效國家,怎麼可以庸庸碌碌,只顧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相關漢字解釋:明字解釋、 目字解釋、 張字解釋、 膽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明' 的成语:明並日月、 明人不作暗事、 明人不做暗事、 明人不說暗話、 明來明去、 明來暗往、 明修暗度、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光爍亮、
第 2 个字是 '目' 的成语: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別視、 目不妄視、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目不斜視、
第 3 个字是 '張' 的成语:張三呂四、 張三李四、 張公吃酒李公醉、 張公吃酒李公顛、 張冠李戴、 張口吐舌、 張口掉舌、 張口結舌、 張唇植髭、 張嘴撟舌、
第 4 个字是 '膽' 的成语:膽喪魂消、 膽喪魂驚、 膽壯心雄、 膽壯氣粗、 膽大包天、 膽大如鬥、 膽大妄為、 膽大心小、 膽大心粗、 膽大心細、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