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守株待兔」的解釋
守株待兔(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網路解釋:
  1. 守株待兔 (成語)
    1.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2. 當天,他美美地飽了一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待奇蹟的出現。
    3.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4.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例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