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ㄑㄧ ㄖㄣˊ ㄗㄧˋ ㄑㄧ
成語簡拼:qrzq
成語解釋: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成語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八:“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成語簡體:欺人自欺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受詞;指互相欺騙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反 義 詞:實事求是
成語例子:〖範例〗即使表面上搽著「抗戰」的保護色,終究是欺人自欺,一無是處。 ★茅盾《「滅關」與「忘了」》
英語翻譯:believe one's own lies <cheat oneself and others>
相關漢字解釋:欺字解釋、 人字解釋、 自字解釋、 欺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欺' 的成语:欺上壓下、 欺上瞞下、 欺上罔下、 欺世亂俗、 欺世惑俗、 欺世惑眾、 欺世盜名、 欺世罔俗、 欺世釣譽、 欺主罔上、
第 2 个字是 '人' 的成语:人一己百、 人丁興旺、 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不知,鬼不覺、 人不聊生、 人不自安、
第 3 个字是 '自' 的成语:自不待言、 自不量力、 自今以往、 自今已往、 自今已後、 自今而後、 自以為得計、 自以為是、 自以為然、 自以為計、
第 4 个字是 '欺' 的成语:欺上壓下、 欺上瞞下、 欺上罔下、 欺世亂俗、 欺世惑俗、 欺世惑眾、 欺世盜名、 欺世罔俗、 欺世釣譽、 欺主罔上、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