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ㄣˊ ㄨˇ ㄓㄧ ㄉㄠˋ
成語簡拼:wwzd
成語解釋: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
成語簡體:文武之道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寬嚴相結合治理國家的方法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晉 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文武之道,厥猷未墜。”
成語謎語:兵書
成語歇後語: 周朝時期,民間有一個祭祀百神的「蠟」節日,孔子帶弟子子貢去看熱鬧。子貢擔心百姓只顧玩樂而會有危險。孔子給子貢解釋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間勞作,讓他們放鬆一下,有張有馳,這是周文王與武王定下的規矩,這樣便於更好地生產。”
相關漢字解釋:文字解釋、 武字解釋、 之字解釋、 道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文' 的成语:文不加點、 文不對題、 文不盡意、 文人墨士、 文人墨客、 文人學士、 文人無行、 文人相輕、 文人雅士、 文以載道、
第 2 个字是 '武' 的成语:武不善作、 武人不惜死、 武偃文修、 武斷專橫、 武斷鄉曲、 武昌剩竹、 武爵武任、 武藝超群、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第 4 个字是 '道' 的成语:道三不著兩、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道不掇遺、 道不相謀、 道不舉遺、 道傍之築、 道傍築室、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