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ㄢˋ ㄖㄣˊ ㄓㄧ ㄉㄧˊ
成語簡拼:wrzd
成語解釋: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於統帥軍隊以抵禦強敵。亦作「萬人敵」。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成語簡體:万人之敌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勇武善戰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明·沈採《千金記·勵兵》:“智勇多能,學劍學書俱未成,待學萬人之敵。”
英語翻譯:excel in martial arts
成語歇後語: 秦朝末年,項羽年少時對學問與劍道都沒有什麼大的興趣,叔父項梁問他到底要學什麼。項羽說要學可以敵萬人的學問。項梁就教他兵法,他十分喜歡。秦始皇巡視到會稽時,項羽偷偷地說他可以取代他。不久他們就舉起了義旗
相關漢字解釋:萬字解釋、 人字解釋、 之字解釋、 敵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萬' 的成语:萬丈光芒、 萬丈深淵、 萬丈高樓平地起、 萬丈高樓從地起、 萬不一失、 萬不失一、 萬不得已、 萬世一時、 萬世不易、 萬世不朽、
第 2 个字是 '人' 的成语:人一己百、 人丁興旺、 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不知,鬼不覺、 人不聊生、 人不自安、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第 4 个字是 '敵' 的成语:敵不可假、 敵不可縱、 敵力角氣、 敵國外患、 敵國通舟、 敵惠敵怨、 敵愾同仇、 敵王所愾、 敵眾我寡、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