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ㄧ ㄇㄨˋ ㄓㄧ ㄕㄧˋ
成語簡拼:ymzs
成語解釋:指見解片面,看不見事物整體的人。
成語出處: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志雅堂雜抄》:「此書成於元代,道學之風甚盛,而能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動以詆斥宋儒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成語簡體:一目之士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詞、受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一字解釋、 目字解釋、 之字解釋、 士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一' 的成语:一丁不識、 一丁點兒、 一不作,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一不扭眾、 一世之雄、 一世龍門、 一丘一壑、 一丘之貉、
第 2 个字是 '目' 的成语: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別視、 目不妄視、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目不斜視、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第 4 个字是 '士' 的成语: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士可殺不可辱、 士死知己、 士為知己者死、 士紳名流、 士農工商、 士飽馬騰、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