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ㄙˋ ㄐㄧㄢˋ
成語簡拼:ymgj
成語解釋:謂人人都看見,極為明顯。
成語出處:清·陳確《大學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學》紛紛言先言後,有目共見。”
成語簡體:有目共见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事物非常明顯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 義 詞:有目共睹
成語例子:他的思想根據之薄弱是有目共見的。 ★郭沫若《讀任公〈墨子新社會組織法〉》
英語翻譯:be obvious to all
俄文翻譯:очевидный для всех
相關漢字解釋:有字解釋、 目字解釋、 共字解釋、 見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有' 的成语:有一利即有一弊、 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一得一、 有一手兒、 有一搭沒一搭、 有一無二、 有三有倆、 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有事之秋、 有仙則名、
第 2 个字是 '目' 的成语: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別視、 目不妄視、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目不斜視、
第 3 个字是 '共' 的成语:共商國是、 共存共榮、 共挽鹿車、 共枝別幹、 共為唇齒、 共相唇齒、 共相標榜、 共貫同條、
第 4 个字是 '見' 的成语: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事生風、 見事風生、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見仁見智、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見其一未見其二、 見利忘義、 見利思義、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