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ㄗㄧˋ ㄑㄩˇ ㄑㄧˊ ㄐㄧㄨˋ
成語簡拼:zqqj
成語解釋: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
成語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聖太子之過也。”
成語簡體:自取其咎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受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反 義 詞:嫁禍於人
成語例子:這也是他們自取其咎,不能怪我們不仁。
英語翻譯:Self do; self have.
其他語言:<德>eigene Schuld zu büβen haben <eine verdiente Straft bekommen><法>
相關漢字解釋:自字解釋、 取字解釋、 其字解釋、 咎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自' 的成语:自不待言、 自不量力、 自今以往、 自今已往、 自今已後、 自今而後、 自以為得計、 自以為是、 自以為然、 自以為計、
第 2 个字是 '取' 的成语:取之不盡、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取之不盡,用之有餘、 取之不竭、 取亂侮、 取亂存亡、 取予有節、 取以來、 取信於人、 取信於民、
第 3 个字是 '其' 的成语:其來有自、 其勢洶洶、 其味無窮、 其命維新、 其奈我何、 其應如響、 其應若響、 其樂不窮、 其樂無窮、 其樂融融、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