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ㄊㄡˊ ㄓㄨˋ ㄓ ㄏㄨㄛˋ
成語簡拼:tzzh
成語解釋: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沒有事實根據的謠言所造成的疑慮
成語出處:《梁書·侯景傳》:“當是不逞之人,曲為口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成語簡體:投杼之惑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謠言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投杼之疑
成語歇後語: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與大思想家曾參同名的人在外殺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參的母親那裡說:「曾參殺了人。」曾母回答說:「我兒不會殺人。」照常織布。沒多久又有人跑來誤傳曾參殺了人,這時曾母害怕,就投杼逾牆而離開
相關漢字解釋:投字解釋、 杼字解釋、 之字解釋、 惑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投' 的成语:投之豺虎、 投井下石、 投傳而去、 投其所好、 投刃皆虛、 投卵擊石、 投哥講藝、 投壺電笑、 投山竄海、 投懷抱抱、
第 2 个字是 '杼' 的成语:杼柚之空、 杼柚其空、 杼柚空虛、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