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ㄘㄢˊ ㄇㄧㄣˊ ㄏㄞˋ ㄌㄧˇ
成語簡拼:cmhl
成語解釋:殘害百姓,違背天理。形容反動統治者所作所為的殘忍不義。
成語出處: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劄子》:“州以趣辦財賦為急,縣有殘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問。”
成語簡體:残民害理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乾壞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殘字解釋、 民字解釋、 害字解釋、 理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殘' 的成语:殘兵敗卒、 殘兵敗將、 殘冬臘月、 殘圭斷璧、 殘山剩水、 殘年暮景、 殘年餘力、 殘忍不仁、 殘暴不仁、 殘槃冷炙、
第 2 个字是 '民' 的成语:民不堪命、 民不安枕、 民不畏死、 民不聊生、 民亦勞止,汔於小康、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本、 民保於信、 民力雕弊、 民和年稔、
第 3 个字是 '害' 的成语:害人不淺、 害人先害己、 害群之馬、 害起肘腋、
第 4 个字是 '理' 的成语:理不勝詞、 理不勝辭、 理不忘亂、 理冤摘伏、 理冤擿伏、 理屈事窮、 理屈詞窮、 理應如此、 理所必然、 理所當然、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