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ㄕㄥ ㄙㄜˋ ㄅㄨˋ ㄉㄨㄙˋ
成語簡拼:ssbd
成語解釋: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動:變動。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非常鎮靜
成語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眾人道是一番天樣大、火樣急的事,怎知襄敏公看得等閒,聲色不動,化做一杯雪水。 」
成語簡體:声色不动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緊急情況下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不動聲色
反 義 詞:喜形於色
成語例子:梁斌《紅旗譜》第一卷:“紅火球在大腿上一擱,燒得大腿肉嗤溜溜地響,他聲色不動。”
日文翻譯:声色を動 (うご)かさず
相關漢字解釋:聲字解釋、 色字解釋、 不字解釋、 動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聲' 的成语:聲價倍增、 聲價十倍、 聲價百倍、 聲入心通、 聲動梁塵、 聲勢洶洶、 聲勢浩大、 聲勢烜赫、 聲勢熏灼、 聲勢赫奕、
第 2 个字是 '色' 的成语:色中餓鬼、 色仁行違、 色即是空、 色厲內荏、 色厲膽薄、 色如死灰、 色授魂與、 色膽包天、 色膽如天、 色膽迷天、
第 3 个字是 '不' 的成语: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不上不落、 不世之仇、 不世之功、 不世之業、 不世之略、 不主故常、 不乏先例、
第 4 个字是 '動' 的成语:動不失時、 動中窾要、 動中肯綮、 動之以情、 動人心弦、 動人心脾、 動人心魄、 動地驚天、 動天地,感鬼神、 動天地,泣鬼神、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