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ㄐㄩㄣ ㄔㄣˊ ㄗㄨㄛˇ ㄕㄧˇ
成語簡拼:jczs
成語解釋:原指君主、臣僚(文武官員)、僚佐(輔助他人的人)、使者(奉命辦事的人)四種人;他們在一國之內;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後來也用以比喻中醫處方中各味藥的不同性質和作用。
成語出處:《神農本草經》:「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成語簡體:君臣佐使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定語、受詞;用於中藥方面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臣,不能讀作「jù」。
成語辨形:臣,不能寫作「巨」;佐,不能寫作「左」。
成語例子:開中藥處方時,要安排好各味藥的君臣佐使關係。
相關漢字解釋:君字解釋、 臣字解釋、 佐字解釋、 使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君' 的成语:君命無二、 君唱臣和、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君子三戒、 君子不器、 君子不奪人之好、 君子不究既往、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接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 3 个字是 '佐' 的成语:佐國之謀、 佐雍得嘗、 佐饔得嘗、
第 4 个字是 '使' 的成语:使乖弄巧、 使功不如使過、 使嘴使舌、 使心作倖、 使心作幸、 使心別氣、 使心用倖、 使心用幸、 使心用腹、 使性傍氣、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