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ㄙˋ ㄊㄧˇ ㄅㄨˋ ㄑㄧㄣˊ,ㄨˇ ㄍㄨˇ ㄅㄨˋ ㄈㄣ
成語簡拼:stbqw
成語解釋:形容舊時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成語簡體: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反 義 詞:孜孜不倦
成語例子: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國,使民以時'的那個'時'字,可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說的出來的?
英語翻譯:can neither toil with one's limbs nor tell the five cereals apart
成語謎語:孔夫子的弟子
成語歇後語: 春秋時期,孔子帶他的學生子路週遊列國宣揚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隊,遇到一老農,就問其見到他的老師沒有?老農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子路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就道歉,老農將他領回家。第二天孔子認為老農是位隱士
相關漢字解釋:四字解釋、 體字解釋、 不字解釋、 勤字解釋、 ,字解釋、 五字解釋、 穀字解釋、 不字解釋、 分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四' 的成语:四不像、 四不拗六、 四亭八當、 四停八當、 四分五剖、 四分五落、 四分五裂、 四大皆空、 四姻九戚、 四山五嶽、
第 2 个字是 '體' 的成语:體卹入微、 體國安民、 體國經野、 體大思精、 體察民情、 體無完皮、 體無完膚、 體物緣情、 體規畫圓、 體貼入妙、
第 3 个字是 '不' 的成语: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不上不落、 不世之仇、 不世之功、 不世之業、 不世之略、 不主故常、 不乏先例、
第 4 个字是 '勤' 的成语:勤以立身、 勤儉持家、 勤儉節約、 勤兵黷武、 勤則不匱、 勤勞勇敢、 勤勤懇懇、 勤學好問、 勤學苦練、 勤慎肅恭、
第 5 个字是 '五' 的成语:五世其昌、 五侯七貴、 五侯九伯、 五侯蠟燭、 五光十色、 五內俱崩、 五內如焚、 五典三墳、 五冬六夏、 五勞七傷、
第 6 个字是 '穀' 的成语:
第 7 个字是 '不' 的成语: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不上不落、 不世之仇、 不世之功、 不世之業、 不世之略、 不主故常、 不乏先例、
第 8 个字是 '分' 的成语:分一杯羹、 分三別兩、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內之事、 分兵把守、 分別部居、 分別門戶、 分勞赴功、 分化瓦解、 分厘毫絲、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