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ㄣˊ ㄨˇ ㄓㄧ ㄉㄠˋ,ㄧ ㄓㄤ ㄧ ㄔㄧˊ
成語簡拼:wwzc
成語解釋: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成語出處:《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成語簡體: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現在「弛豫」一下,同志們會清醒起來。 (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英語翻譯:alternate tension with relaxation in work or alternate work with rest
成語歇後語: 周朝時期,民間有一個祭祀百神的「蠟」節日,孔子帶弟子子貢去看熱鬧。子貢擔心百姓只顧玩樂而會有危險。孔子給子貢解釋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間勞作,讓他們放鬆一下,有張有馳,這是周文王與武王定下的規矩,這樣便於更好地生產。”
相關漢字解釋:文字解釋、 武字解釋、 之字解釋、 道字解釋、 ,字解釋、 一字解釋、 張字解釋、 一字解釋、 弛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文' 的成语:文不加點、 文不對題、 文不盡意、 文人墨士、 文人墨客、 文人學士、 文人無行、 文人相輕、 文人雅士、 文以載道、
第 2 个字是 '武' 的成语:武不善作、 武人不惜死、 武偃文修、 武斷專橫、 武斷鄉曲、 武昌剩竹、 武爵武任、 武藝超群、
第 3 个字是 '之' 的成语:之乎者也、 之子於歸、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第 4 个字是 '道' 的成语:道三不著兩、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道不掇遺、 道不相謀、 道不舉遺、 道傍之築、 道傍築室、
第 5 个字是 '一' 的成语:一丁不識、 一丁點兒、 一不作,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一不扭眾、 一世之雄、 一世龍門、 一丘一壑、 一丘之貉、
第 6 个字是 '張' 的成语:張三呂四、 張三李四、 張公吃酒李公醉、 張公吃酒李公顛、 張冠李戴、 張口吐舌、 張口掉舌、 張口結舌、 張唇植髭、 張嘴撟舌、
第 7 个字是 '一' 的成语:一丁不識、 一丁點兒、 一不作,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一不扭眾、 一世之雄、 一世龍門、 一丘一壑、 一丘之貉、
第 8 个字是 '弛' 的成语:弛聲走譽、 弛高騖遠、 弛魂宕魄、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