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ㄢˋ ㄕㄧˋ ㄐㄨˋ ㄅㄟˋ ,ㄓㄧ ㄑㄧㄢˋ ㄉㄨㄙ ㄈㄥ
成語簡拼:wsjf
成語解釋: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簡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分句;指等待時機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我們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機器一來,馬上就可以安裝了。
英語翻譯:Everything is ready,and all that we need is an east wind. <all is ready except what is crucial>
俄文翻譯:Всё готово,нужно дождáться только попутного ветра.
其他語言:<德>Alles lǎuft nach dem Plan,es fehlt nur noch der Ostwind.
成語歇後語: 三國時代,在赤壁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當時魏軍的曹操擁兵百萬,想吞併南方。吳、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
吳軍的統帥周瑜和蜀軍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
周瑜先用反間計,誘使曹操殺死了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得力將領蔡瑁、張允。接著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這樣,如果著起大火,戰船不能分開,曹操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
周瑜又使出「苦肉計」:當著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將黃蓋,然後讓黃蓋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歸降的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詐降時衝向曹營,發動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憂慮成疾,臥床不起。原來,要達到火攻的目標,還需要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東南風才能辦到。而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
諸葛亮拜訪周瑜,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諸葛亮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可以藉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
周瑜立刻命人築了一個土台,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透過氣象觀察,預測到了刮東南風的日期。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順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計畫。
這個故事形成了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什麼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相關漢字解釋:萬字解釋、 事字解釋、 俱字解釋、 備字解釋、 ,字解釋、 只字解釋、 欠字解釋、 東字解釋、 風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萬' 的成语:萬丈光芒、 萬丈深淵、 萬丈高樓平地起、 萬丈高樓從地起、 萬不一失、 萬不失一、 萬不得已、 萬世一時、 萬世不易、 萬世不朽、
第 2 个字是 '事' 的成语:事不宜遲、 事不師古、 事不有餘、 事不過三、 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事以密成、 事倍功半、 事出不意、 事出意外、
第 3 个字是 '俱' 的成语:俱收並蓄、
第 4 个字是 '備' 的成语:備位充數、 備嘗艱苦、 備嘗艱難、 備嘗辛苦、 備多力分、 備而不用、
第 5 个字是 '只' 的成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只影孤形、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只準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只準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只爭旦夕、 只爭朝夕、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第 6 个字是 '欠' 的成语:
第 7 个字是 '東' 的成语:東一下西一下、 東來紫氣、 東來西去、 東倒西歪、 東偷西摸、 東兔西烏、 東勞西燕、 東南之寶、 東南之秀、 東南之美、
第 8 个字是 '風' 的成语:風不鳴條、 風中之燭、 風中秉燭、 風俗人情、 風俗習慣、 風信年華、 風僝雨僽、 風光旖旎、 風光月霽、 風兵草甲、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