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獨的:~身。片紙~字。獨具~眼。
2.a)用於某些成對的東西的一個:兩~耳朵。兩~手。一~襪子一~鞋。b)用於動物(多指飛禽、走獸):一~雞。兩~兔子。c)用於某些器具:一~箱子。d)用於船只:一~小船。
1.姓。
2.表示僅限於某個范圍:~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幾種棋類中,他~會下象棋。
3.只有;僅有:家里~我一個人。
單數;奇數
又如:只日(單日)
肅宗而下,咸只日臨朝,雙日不坐。——《宋史·張洎傳》
引申為凡物之單者曰只。單一
匹馬只輪無反者。——《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只輪不返(就連一只戰車輪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敗,全軍覆滅);只雞架酒(比喻祭品雖菲薄簡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單手。轉喻為獨力);只句(單句,零星散句);只字(單字,零星的字跡或文辭);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獨眼。比喻獨特的見地)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另見 zhǐ
孤獨 。
如:只立(孤立);只凰(無偶的凰鳥。比喻無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單)
(形聲。從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義:鳥一只)同本義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悼亡詩三首》
又如:只翼(一只鳥。比喻孤單)
隻,鳥一枚也。——《說文》
用於計量雞、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數目。
如:兩只手;三只雞
指示代詞,相當於“這”
又如:只個(這種;如此);只憑(這樣);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現在)
若時樂,樂時苦,只個修行斷門戶。——一缽和尚《一缽歌》
用於句末,表示限止。相當於“耳”
諸侯歸晉之德只, 非歸其尸盟也。——《左傳》
祇、衹、秖 zhǐ
(指事。小篆字形。上為“口”,下面兩點表示氣向下。本義:句末語氣詞)
用於句中
樂只君子, 福履綏之。——《詩·周南·樛木》
用於句末,表示終結或感嘆
母也天只, 不諒人只!——《詩·鄘風·柏舟》
用於判斷句首,對主語起限定和強調作用
又如:只這便是
只我便是宋江。——《水滸傳》
限定或限制 。
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作,做
相公到此只甚?——關漢卿《魯齋郎》
祇另見 qí
除…外沒[有]任何其他 。
如:他只穿單衣
直;一直
又如:只到(直到)
魯智深離了 桃花山,放開腳步,從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滸傳》
唯此;無它
又如:只為讀完了書的讀者;我們在本章只指明該時期的主要特點;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韓愈《鎮州初歸》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寫作只。“祇”簡化為“只”)
本,本來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駕臨,只合遠接。——《漢宮秋》
僅;僅僅
只在花開之數日。——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只隔數重山。——宋· 洪邁《容齋續筆》
另見 zhī
又
又如:只道(只認為;只說);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訴你;只見過我父親三次;只有兩元錢;只他知道;只此(僅此;就此;唯有這樣)
只有霜中敗葉。
相當於“著”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隨。——高文秀《黑旋風》
用在句中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詩·小雅·南山有臺》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 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省作只。○按、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無馨音,楊氏說非。 【集韻】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