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ㄦˋ ㄕˊ ㄙˋ ㄕˊ
拼音 èr shí sì shí
⒈ 即二十四節氣。指一日的時數。古以地支分一日為十二時,每時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參閱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四時》。
二十四時「ㄦˋ ㄕˊ ㄙˋ ㄕˊ」
⒈ 一日中所劃分的時數。舊時以地支十二分配於一日,每一支又分初、正兩段,如子初、子正等,故一日有二十四時。今則以數字分為二十四個時段,合為一日夜,稱為「二十四時」。
⒈ 即二十四節氣。
引《淮南子·天文訓》:“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⒉ 指一日的時數。古以地支分一日為十二時,每時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參閱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