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ㄙㄨㄛˇ ㄖㄢˊ
拼音 suǒ rán
詞類形容詞
⒈ 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例興致索然(興趣無味)
英dull; dry; insipid;
⒉ 寂寞。
例將吏輻輳,降人爭先賂遺,都統府唯大將省謁,牙門索然。——《舊五代史·郭崇韜傳》
英lonely;
⒊ 形容離散。
例索然俱散。
英dispersed;
⒋ 流淚的樣子。
英tearing;
英文 dull, dry
德語 trüb, düster (Adj)
法語 fade, insipide, sans intérêt
索然「ㄙㄨㄛˇ ㄖㄢˊ」
乏味、落寞。
造句興味索然
索然「ㄙㄨㄛˇ ㄖㄢˊ」
⒈ 乏味、落寞。
引《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今先生把他做了詩,下面又強對了一句,便覺索然了。」
《紅樓夢·第一三回》:「寶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頑耍,每到晚間,便索然睡了。」
⒈ 流淚貌。
引《莊子·徐無鬼》:“子綦 索然出涕曰:‘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
郭象 注:“索然, 司馬 雲,涕下貌。”
漢 劉向 《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⒉ 離散零落貌。
引《晉書·羊祜傳》:“蜀 之為國,非不險也……至 劉禪 降服,諸營堡者索然俱散。”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序致》:“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塗離散,百口索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眾皆默默,索然散去。”
⒊ 空乏貌。
引晉 陸機 《嘆逝賦》序:“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
《舊唐書·文宗紀下》:“生業蕩盡,農功索然。”
宋 司馬光 《虎牢關》詩:“徒觀爭戰處,今古索然空。”
⒋ 引申為無興味。
引唐 杜荀鶴 《長安春感》詩:“出京無計住京難,深入東風轉索然。”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下面又強對了一句,便覺索然了。”
《紅樓夢》第八四回:“寶玉 聽了,心中索然,又不好就走。”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看他依舊說不上話來,我們的太太又好笑又覺到索然,微吁了一口氣,懶懶的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