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詞語解釋 / 外臣是什麽意思
「外臣」詞語解釋

注音 ㄨㄞˋ ㄔㄣˊ

拼音 wài chén

⒈  古諸侯國的士大夫對別國君主的自稱。

(in ancient China) minister from a foreign state;

⒉  古代指藩屬。

vassal state;

⒊  地方官吏。

local officials;

引證解釋

⒈  古諸侯國的士大夫對別國君主的自稱。

《禮記·雜記上》:“﹝士﹞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
《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他國之人,則曰外臣。”
《左傳·成公三年》:“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 首(荀首 ), 首 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⒉  猶藩臣。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 新破,困,宜可使為外臣,朝請於邊。”
《史記·西南夷列傳》:“南越王 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裡,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也。”
宋 陸游 《南唐書·元宗紀》:“三月,遣司空 孫晟 及禮部尚書 王崇質 使 周,削去帝號,奉表請為外臣,猶不許。”
清 唐甄 《潛書·用賢》:“犬戎 雖強虣,亦終為 周 之外臣。”

⒊  方外之臣。指隱居不仕者。

《南齊書·明僧紹傳》:“太祖 謂 慶符 曰:‘卿兄高尚其事,亦 堯 之外臣。朕雖不相接,有時通夢。’”
唐 任華 《寄李白》詩:“高歌大笑出關去,且向東山為外臣。”
金 元好問 《長壽新居》詩:“詩酒娛中歲,山林有外臣。”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後論》:“外臣者隱處之臣也。天下亂則賢人隱,故以外臣終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蘇州 徐文靖 公, 明 季殉難。二子 昭文、貫時,俱守父志,不仕。 尤西堂 為 貫時 作傳,其言‘少時美好,自稱三十六帝外臣’。”

⒋  指朝臣。與大內的宦官稱內臣相對。參見“內臣”。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事,而中貴苛刻暴橫民間。”
《紅樓夢》第十八回:“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擬。”

相關漢字解釋

外字解釋臣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