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一ㄡˊ ㄒ一ˋ ㄙㄢ ㄇㄟˋ
拼音 yóu xì sān mèi
詞類成語
⒈ 佛教語。意為自在無礙,不失定意。後指達到超脫自在的境界。
⒉ 謂深通某事而以遊戲出之。
⒊ 指遊戲之奧妙、訣要。
⒋ 指深諳遊戲之奧妙、訣要。
遊戲三昧「一ㄡˊ ㄒ一ˋ ㄙㄢ ㄇㄟˋ」
⒈ 佛教稱修行者達到自在無罣礙,且心念純淨無染的境界。
引《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後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
⒉ 形容一個人,放浪形骸,遊戲人間的生活態度。
引《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只因他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遯跡空山,遊戲三昧的樣子。」
⒈ 佛教語。意為自在無礙,不失定意。後指達到超脫自在的境界。參見“三昧”。
引《壇經·頓漸品》:“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宋 蘇軾 《答參寥書》之二:“老師年紀不少,尚留情詩句字畫間,為兒戲事耶?然此回示詩超然,真遊戲三昧也。”
⒉ 謂深通某事而以遊戲出之。
引宋 陳巖肖 《庚溪詩話》卷下:“東坡 謫居 齊安,時以文筆遊戲三昧。”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昨 歐楨伯 訪海上雲:某謂 於鱗 近過一國尉園亭賦詩,落句雲:‘ 司馬相如 字 長卿 ’,鄙不成語乃爾,定虛得名耳!此正是遊戲三昧,似稚非稚,似拙非拙,似巧非巧,不損大家,特此法無勞模擬耳。”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吳承恩<西遊記>》:“然 射陽 才士,此或其少年狡獪,遊戲三昧,亦未可知。”
⒊ 指遊戲之奧妙、訣要。
引明 郎瑛 《七修續稿·詩文·破題》:“嘗聞或因俚語、或因事物,滑稽者以之為題而作破,雖無驚人之才,亦得遊戲三昧。録共閒談,不猶愈於謾言者乎?”
⒋ 指深諳遊戲之奧妙、訣要。
引《花月痕》第十回:“劍秋 遊戲三昧,弄出什麼詩扇來,想要賺我,呆不呆呢!”
1. 佛家謂自在無礙,而常不失定意。 《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 普願 ﹞扣 大寂 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
⒌ 指得趣於某事或懂得其中奧妙而以遊戲出之。
引唐 王維 《山水訣》:“手親筆硯之餘,有時遊戲三昧,歲月遙永,頗探幽微。”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五:“東坡 表啟樂語中間有全句對,皆得於自然,遊戲三昧,非用意巧求也。”
清 餘懷 《板橋雜記·佚事》:“沉公 憲 以串戲擅長,同時推為第一, 王式之 中翰, 王恆之 水部,異曲同工,遊戲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