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ㄅ一ˋ ㄘㄤˊ
拼音 bì cáng
⒈ 亦作“?藏”。
⒉ 閉塞掩藏。
⒊ 收藏,保管。
⒋ 藏伏,隱匿。
⒈ 閉塞掩藏。
引《管子·度地》:“當冬三月,天地閉藏。”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五:“秋冬閉藏。”
明 方孝孺 《黃晏仲晦字說》:“蓋晦者,顯之根也。曷不觀於大澤之龍蛇乎?當天地閉藏之時,遁形於沙泥之下,曾不如暖井之跳蛙,惟其善自晦也。”
⒉ 收藏,保管。
引《左傳·襄公十年》:“閉府庫,慎閉藏。”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五》:“寡人有此二,將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與其閉藏之,豈如弊之身乎?”
⒊ 藏伏,隱匿。
引金 元好問 《劉光甫內鄉新居》詩:“豸冠平日凜秋霜,老去聲名只閉藏。”
《再生緣》第七十回:“一封朝奏從前事,唯伏深閨要閉藏。”
蔡有守 《九日白鶴山居有感》詩:“賸緣念遠增怊悵,寧為登高迫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