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字筆順動畫
注音:ㄘㄤˊ
拼音:cáng
筆劃:17
倉頡:TIMS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ADNT
簡體:
筆順:橫豎豎橫撇折橫撇橫豎折橫豎折折撇捺
吉凶:
五筆:ADNT
簡體:
异体字:匨蔵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zàng ]

1.西藏的簡稱:青~公路。

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

3.藏族。

4.古又同“臟(zàng)”。

5.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

[ cáng ]

1.收存:~書。

2.隱蔽:躲~。

詳細釋義
藏 [cáng]
〈動〉
  1. 懷有 。

    如:包藏;藏怒(懷藏怒火;懷恨於心)

  2. (形聲,臧聲。本義:把谷物保藏起來)

  3. 儲積,收藏

    又如:礦藏;收藏(收集保藏)

    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墨子·三辯》

    子不聞藏書者乎?——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4. 隱匿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呂氏春秋·察今》

    藏,匿也。——《說文新附》

    慢藏海盜。——《易·系辭上》

    又如:藏掩(遮蓋,隱瞞);藏拙(因怕丟丑而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見);藏嬌(把嬌娃藏起來。指娶妾別居);藏名(隱匿名聲)

藏 [zàng]
〈名〉
  1. 佛教或道教的經典的總稱

    為景靈使,閱道藏。——《宋史·王欽若傳》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當家和尚);三藏(佛經經典分為經、律、論三個部分,總稱“三藏”);道藏(道教書籍的總匯);釋藏(佛教經典的總匯)

  2. 收藏財物的府庫

    寶藏興焉。——《禮記·中庸》

    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列子·黃帝》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禮·天官·宰夫》。治藏,藏文書器物。

    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之。——《宋史·太宗七女傳》

    又如:藏吏(負責宮內府庫的官吏);庫藏(倉庫);藏戶(倉庫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庫)

  3. 寶藏

    只道他掘了藏,原來卻做了這樣生意,故此有錢。——《醒世恒言》

  4. 內臟。后作“臟”

    百骸九竅六藏。——《莊子·齊物論》

    吸新吐故以練藏。——《漢書·王吉傳》

    酒練五藏。——漢· 枚乘《七發》

    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

  5. 臟是后起的分別字,以別於“寶藏”的“藏”。

    又如:藏府(人體內臟器官的總稱。同臟腑)

  6. 藏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

  7. 另見 cáng

  8. 西藏的簡稱。西藏地區 。

    如:藏羊(西藏高原所產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帶所產的一種線香)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12213513125125534
四角號碼:44253
UniCode:U+85CF
規範編號:3392
首尾分解查字:艸臧
漢字部件構造:艸戈爿臣
粵語:cong4
上古音:陽部從母,dzang
閩南語:chong5,chhang3
平水韻:下平七陽·去聲二十三漾
康熙字典索引:頁1064第22
故訓彙纂索引:1981|2059.9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又茲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臧。考證:〔【晉語】文公之出也,豎豆須守藏者也。〕 謹照原文豆改頭。〔【周禮·天官·醫師】參之以九藏之動。〕 謹照原書醫師改疾醫。

相似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