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ㄨˇ 一ㄢˊ ㄍㄨˇ ㄕ
拼音 wǔ yán gǔ shī
⒈ 詩體之一。形成於東漢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數不拘。用韻較靈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韻,可用平聲或仄聲韻,一韻到底也可換韻。不講求對仗、平仄等格律。
五言古詩「ㄨˇ 一ㄢˊ ㄍㄨˇ ㄕ」
⒈ 一種詩體。每句五個字,每篇句數不限。用韻靈活,不講求對仗、平仄等格律。
⒈ 詩體之一。形成於 東漢 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數不拘。用韻較靈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韻,可用平聲或仄聲韻,一韻到底也可換韻。不講求對仗、平仄等格律。
引宋 嚴羽 《滄浪詩話·答吳景仙書》:“若 柳子厚 五言古詩,尚在 韋蘇州 之上。”
元 楊載 《詩法家數·五言古詩》:“五言古詩,或興起,或比起,或賦起。”
亦省稱“五言古”、“五古”。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太白 五言古猶是 魏 晉 遺則,唯天才超妙,逸氣橫生,遂有尺寸未合處。”
清 黃子云 《野鴻詩的》:“迨三十七八時,奔走嶺外,五古、七律始窺堂戶。”
《與友人論五言古詩書》:“知近方有事於五古,甚盛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