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ㄥˊ ㄔㄥˊ
拼音 xíng chéng
⒈ 古代守城拒敵的裝置。
⒉ 臨時建成的城垣。
⒊ 即行像。
⒈ 古代守城拒敵的裝置。參見“臺城”。
引《墨子·備高臨》:“羊黔者,將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守為臺城,以臨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
孫詒讓 間詁:“臺城,即行城也。”
《孫臏兵法·官一》:“攻兼用行城。”
⒉ 臨時建成的城垣。
引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隋煬帝 率大軍出 榆林塞,令 宇文愷 作觀風行殿,又作行城,可以在平地上臨時造出大城和大殿。”
⒊ 即行像。參見“行像”。
引《歲時廣記》卷二十引 南朝 樑 宗懍 《荊楚歲時記》:“二月八日, 釋氏 下生之日, 迦文 成道之時,信捨之家建八關齋戒,車輪寶蓋,七變八會之燈。至今二月八日平旦,執香花繞城一匝,謂之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