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ㄥˊ ㄕㄥ
拼音 xíng shēng
⒈ 六書之一。指字由“形”和“聲”兩部分合成,形旁有關意義,聲旁有關讀音。如由形旁“氵(水)”和聲旁“胡”合成“湖”。形聲字佔漢字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叫“諧聲”
英pictophonetic characters,with one element indicating meaning and the other sound;
形聲「ㄒ一ㄥˊ ㄕㄥ」
⒈ 六書中的形聲字。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如江、河二字,從水取義,以工、可分標其聲。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類為主,再取其聲組合而成。也稱為「諧聲」、「象聲」。
⒈ 形體和聲音;形跡聲響。
引《漢書·董仲舒傳》:“夫善惡之相從,如景鄉之應形聲也。”
《正誣論》:“夫吉凶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聲,故不知有我。”
⒉ 猶聲勢。
引《晉書·劉曜載記》:“張 氏以吾新平 陳安,師徒殷盛,以形聲言之,非彼五郡之眾所能抗也。”
⒊ 六書之一。意符和聲符並用的構字法,亦稱象聲、諧聲。參見“六書”。
引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