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詞類成語
⒈ 語出《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後以“鳴鼓而攻”形容公開宣佈罪狀,加以聲討。
鳴鼓而攻「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群起聲討。
造句像這種小人,大伙兒鳴鼓而攻可也。
鳴鼓而攻「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⒈ 群起聲討。
引《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如今見我這等回來,他們竟自閉門不納,還道我不是安份之徒,竟大家鳴鼓而攻起來。」
⒈ 亦省作“鳴攻”。
引語出《論語·先進》:“季氏 富於 周公,而 求 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先生須索鳴鼓而攻,免使得罪聖門名教。”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他們竟自閉門不出,還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鳴鼓而攻’起來。”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作家以他的文筆活動來動員大眾,努力實際工作,而竟目之為‘從政’,不惜鳴鼓而攻,這倒不僅是一種曲解,簡直是一種誣衊!”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仗義懸無敵,鳴攻故有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