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ㄨㄣˋ
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詞類成語
⒈ 不問其事蹟,只就其動機、用心而加以責備的言論。
英penetrating criticism; exposure of sb's ulterior motives;
誅心之論「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ㄨㄣˋ」
⒈ 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論」。見《左傳·宣公二年》。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譴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
引《鏡花緣·第九〇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⒈ 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或深刻的議論。參見“誅意”。
引《鏡花緣》第九十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説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性命之説高而經綸之業疏;誅心之論深而馭材之術失。”
瞿秋白 《文藝論輯·馬克思文藝論底斷篇後記》:“用不著埋怨什麼‘誅心之論’, 馬克思、恩格斯 對於 拉薩爾 的‘誅心’的批評,的確預言了 拉薩爾 的政治命運,他始終走上了同 俾士麥克 聯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