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ㄙㄢ ㄐㄨˇ
拼音 sān jǔ
⒈ 三次殺牲備膳。舉,殺牲盛饌。
⒉ 謂哭泣三次。
⒊ 三度舉事。
⒋ 指三期科考。
⒈ 三次殺牲備膳。舉,殺牲盛饌。
引《周禮·天官·膳夫》:“王齊日三舉。”
孫詒讓 正義:“王齊日,朝食蓋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則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舉。”
⒉ 謂哭泣三次。
引《孔叢子·陳士義》:“﹝ 郈成子 ﹞聞 寧喜 作難,右宰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
⒊ 三度舉事。
引《新五代史·樑臣傳·敬翔朱珍等傳論》:“蓋自 高駢 死, 唐 以 樑 兼統 淮南,遂與 孫、楊 爭,凡三十年間,三舉而三敗。”
⒋ 指三期科考。
引《宋史·選舉志一》:“﹝ 乾德 元年﹞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進士‘文理紕繆’者殿五舉,諸科初場十‘不’殿五舉,第二、第三場十‘不’殿三舉,第一至第三場九‘不’並殿一舉。”
不,指文理不通。殿三舉,即指停止科考資格三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科場·預傳考官》:“各省改遣京官主試,定於今上之乙酉,至辛卯則三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