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缺詞語解釋 / 訛缺是什麽意思
「訛缺」詞語解釋

注音 ㄜˊ ㄑㄩㄝ

拼音 é quē

⒈  亦作“訛闕”。亦作“訛缺”。

⒉  錯誤、殘缺。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訛闕”。亦作“譌缺”。錯誤、殘缺。

《新唐書·藝文志序》:“自六經焚於 秦 而復出於 漢,其師傳之道中絶,而簡編脫亂訛缺,學者莫得其本真,於是諸儒章句之學興焉。”
一本作“訛闕”。 宋 陸游 《跋六一居士集古錄跋尾》:“及再得之,才相距數年,訛闕已多,知古人慾傳遠者,必託之金石,有以也夫!”
元 袁桷 《陸道士墓誌銘》:“蓋其傳受訛缺,浮靡恣蕩,攝思握神,罔不知所以。”
清 朱珪 《<雁門集>序》:“露蕭 農部慨然念其先世刻板之取於六丁也,乃就流傳諸本考證譌缺,將重刻之,而質之於予。”

相關漢字解釋

訛字解釋缺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