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字筆順動畫
注音:ㄜˊ
拼音:é
筆劃:11
倉頡:YROP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YWXN
簡體:
筆順: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撇、 豎、 撇、 豎彎鉤
吉凶:
五筆:YWXN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7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野火燒。

2.錯誤:~字。~誤(文字、記載錯誤)。~謬。~傳(chuán)。以~傳~。

3.謠言:~言(a.詐偽的話,謠言;b.胡言亂語)。

4.感化,變化:“歲月遷~。”

5.敲詐,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迫索取財物或其他權利:~詐。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1112513235
四角號碼:04610
UniCode:U+8A1B
首尾分解查字:言化
粵語:ngo4
上古音:歌部疑母,nguai
閩南語:go5
平水韻:下平五歌
康熙字典索引:頁1149第08
故訓彙纂索引:2106|2184.5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五禾切【集韻】【韻會】【正韻】吾禾切,音囮。【玉篇】與譌同。僞也,謬也,舛也。【詩·小雅】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傳】訛,僞也。【說文】【宋書·五行志】引《詩》作譌言。 又【爾雅·釋詁】言也。【註】世以妖言爲訛。【前漢·翟方進傳】民人訛謠。【吳志·孫皓傳】妖訛橫興。 又【爾雅·釋言】化也。【書·堯典】平秩南訛。【傳】訛,化也。【史記·五帝紀】作南譌。【索隱】作南爲,謂所當爲之事也。【讀書通】又通作僞。【前漢·王莽傳】毎縣則薅,以勸南僞。【師古註】僞,讀曰訛。化也。 又【爾雅·釋詁】動也。【詩·小雅】或寢或訛。【傳】訛,動也。【韓詩】作譌。覺也。 又【集韻】通作吪。【詩·王風】尚寐無吪。【傳】吪,亦動也。本亦作訛。 又獸名。【神異經】西南荒中出訛獸,狀若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肉美,食之言不眞。一名誕。 又蛇名。【埤雅】恩平郡譜,蛇謂之訛。 又火名。【柳宗元·述舊言懷詩】訛火亟生煆。【註】野火也。【山海經】作譌火。 又姓。【唐書·南蠻傳】巂州新安城旁有六姓蠻,三曰訛蠻。【宋史·眞宗紀】夏國監軍訛勃囉。 又【集韻】牛何切,音莪。亦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