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ㄇㄟˊ ㄈㄣ ㄒ一ㄠˇ
拼音 méi fēn xiǎo
⒈ 謂不明事理,胡塗。
沒分曉「ㄇㄟˊ ㄈㄣ ㄒ一ㄠˇ」
⒈ 不懂事,不通事理。也作「不分曉」。
引《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我哥哥忒沒分曉!捉住賊將如何又放了?」
《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鄒年兄好沒分曉!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裡去,怎麼又要送我上山,卻不渴壞了我?」
⒈ 謂不明事理,胡塗。
引元 喬吉 《一枝花·雜情》套曲:“堪笑這沒分曉的媽媽,則抱得不啼哭娃娃。”
《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 道:‘你也沒分曉了,如何使得!這裡下崗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沒人家。甚麼去處,敢在此歇涼!’”
清 鄭燮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
魯迅 《三閒集·通訊》:“現在很有些沒分曉漢,以為‘問目的不問手段’是共產黨的口訣,這是大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