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詞語解釋 / 兀坐是什麽意思
「兀坐」詞語解釋

注音 ㄨˋ ㄗㄨㄛˋ

拼音 wù zuò

⒈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to sit erect;

國語辭典簡編本

兀坐「ㄨˋ ㄗㄨㄛˋ」

獨自端坐不動。

造句他一個人兀坐在窗戶邊,不知在沉思些什麼。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兀坐「ㄨˋ ㄗㄨㄛˋ」

⒈  獨自端坐不動。

宋·蘇軾〈客位假寐〉詩:「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聊齋志異·卷二·林四娘》:「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引證解釋

⒈  獨自端坐。

唐 戴叔倫 《暉上人獨坐亭》詩:“蕭條心境外,兀坐獨參禪。”
宋 蘇軾 《客住假寐》詩:“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林四娘》:“陳公 寶鑰,閩 人,夜獨坐,有女子搴幃入……笑雲:‘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郁達夫 《採石磯》:“他也有一個人關上了房門,在那學使衙門東北邊的 壽春園 西室裡兀坐的時候。”

相關漢字解釋

兀字解釋坐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