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堤;擋水的構筑物:堤~。
2.防備:預~。~澇。以~萬一。謹~假冒。對這種人可得~著點兒。
3.防守;防御:國~。邊~。海~。布~。
4.姓。
防守;防御;防衛
晝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雜識》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唐· 杜甫《兵車行》
又如:防拒(防衛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邊境);防營(防守地方的軍隊);防塞(防衛堵絕)
遮蔽 。
如:防露(遮蔽霧露的侵襲)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禮·考工記》
防止;防備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上》
又如:防強盜;防雨;防輔(防止和輔導);防侍(防備侍衛);防患(防止禍患)
不防川。——《國語·周語》。注:“障也。”
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堵塞 。
如:防微杜漸(壞事在隱微、緩慢的產生時,就要加以預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剛萌芽時加以防堵)
通“房”。住室
筑宮其上,名曰宣防。——《漢書·溝洫志》
夏,有芝生殿防內中。——《史記·武帝本紀》
要塞;關防 。
如:鉅防(防門);邊防;防秋(秋季的邊防)
春秋陳邑,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北
(形聲。從阜,方聲。本義:堤壩)
同本義
以防止水。——《周禮·稻人》
祭防與水庸。——《禮記·郊特性》
防,堤也。——《說文》
大者為之堤,小者為之防。——《管子·度地》
町原防。——《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呂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溝防;堤防
姓
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費城縣東北
地名
春秋宋地,后屬魯,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扶方切,音房。【說文】隄也。【玉篇】鄣也。【廣韻】防禦也。【爾雅·釋地】墳,大防。【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註】防,隄也。【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註】防爲田之大限。【孟子】無曲防。【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 又【玉篇】備也。【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又【玉篇】禁也。【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註】防,禁放溢也。 又【爾雅·釋宮】容謂之防。【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顏延之·答鄭尚書詩】踟躕淸防密。【註】淸防,屛風也。 又邑名。【詩·風】防有鵲巢。【傳】防,邑也。 又魯地名。【春秋·隱九年】冬,公會齊侯於防。【註】防,魯地,在瑯琊縣東南。又【隱十年】取防。【註】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又防風氏,國名。【魯語】禹致羣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 又姓。【正字通】漢有孝子防廣,明防盛。 又與房同。【史記·項羽紀】封楊武爲吳防侯。【前漢·地理志】作吳房,屬汝南郡。【註】孟康曰:本房子國。又【武帝紀】有芝生殿防內中。又【溝洫志】宣防塞兮萬福來。 又【說文】或作。【玉篇】或作坊。【禮·坊記】大爲之坊,民猶踰之。【註】坊,同防。 又【集韻】分房切,音方。【詩·秦風】維此仲行,百夫之防。【傳】防,比也。【箋】猶當也。【釋文】毛音方,鄭音房。 又【集韻】通作方。【前漢·功臣表】汁防肅侯雍齒。【史記】作什方。 又【廣韻】符況切【集韻】【韻會】符訪切,坊去聲。【廣韻】守禦也。【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防。【釋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又【集韻】隄也。亦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