燠字筆順動畫
注音:ㄩˋ
拼音:
筆劃:16
倉頡:FHBK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OTMD
簡體:
筆順:點、 撇、 撇、 點、 撇、 豎、 橫折、 點、 撇、 橫、 豎、 撇、 點、 橫、 撇、 捺
吉凶:
五筆:OTMD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暖;熱:~熱(悶熱)。寒~失時。

詳細釋義
燠 [yù]
〈形〉
  1. (形聲。從火,奧(yuè)聲。本義:溫暖)

  2. 又如:燠疾(熱癥);燠暑(炎熱);燠蒸(悶熱如蒸);燠熱(炎熱;悶熱)

    若乃炎風之燠,夏日之長,尋頭撲面,入袖穿裳。——《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3. 同本義

    八,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書·洪范》

    安且燠兮。——《詩·唐風·無衣》

    問衣燠寒。——《禮記·內則》

    又如:燠日(溫暖的太陽);燠沐(溫暖濕潤)

    鳥何燠之。——《楚辭·天問》

    燠, 煖也。——《爾雅》

    曰燠。——《書·洪范》。傳:“火氣也。”

    燠,熱在中也。——《說文》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334325431234134
四角號碼:97884
UniCode:U+71E0
規範編號:6171
首尾分解查字:火奧
漢字部件構造:火丿冂釆大
粵語:juk1
上古音:覺部闕母,iuk
平水韻:上聲十九皓·去聲二十號·入聲一屋
康熙字典索引:頁684第18
故訓彙纂索引:1374|1452.2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灹【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說文】熱在中也。【爾雅·釋言】燠煖也。【註】今江東通言燠。【書·洪範】曰燠曰寒。【前漢·王褒傳】不苦盛暑之鬱燠。 又通作奧。【詩·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註】奧本又作燠。又【小雅】日月方奧。【禮·內則】問衣燠寒。【註】燠本又作奧。◎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 又與隩同。【書·堯典】厥民隩。【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集韻】或作。 又【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義同。 又【廣韻】燠釜以水添釜。 又【集韻】威遇切,音嫗。燠休,痛念聲。或作噢。 又【集韻】【類篇】於求切,音憂。義同。【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之聲。【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釋文休,虛喩反。燠,徐音憂。又於到反。又乙六反。三音皆可讀。【集韻】或亦作奧。 又【廣韻】【集韻】烏皓切,音襖。【廣韻】甚熱也。考證:〔【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 謹照原文不若改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