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字筆順動畫
注音:ㄨㄟ
拼音:wēi
筆劃:13
倉頡:FWMV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OLGE
簡體:
筆順:點、 撇、 撇、 點、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豎提、 撇、 捺
吉凶:
五筆:OLGE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把食物直接放在帶火的灰里燒熟:~白薯。

2.一種烹飪方法。把原料放在鍋中,加較多的水,用文火慢煮,物爛時再放進鹽。

詳細釋義
煨 [wēi]
〈動〉
  1. 中藥炮制法之一。將藥材用濕潤面粉包裹,在炒熱的滑石粉鍋內加熱至外皮焦黃色為度;或層層隔紙加熱,以除去部分油分 。

    如:煨木香

  2. 焚燒 。

    如:煨炙(燒烤);煨燔(燒毀)

  3. 用文火燒熟或加熱 。

    如:煨茶;煨牛肉;煨熱(用微火加熱)

  4. 烘干 。

    如:煨干就濕,煨干避濕(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5. 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里慢慢烤熟 。

    如:煨栗子;煨芋;煨炙(燒烤);煨罐(供燉、燒用的陶制圓形容器)

〈名〉
  1. (形聲。從火,畏聲。本義:火盆中的火)同本義

    又如:煨塵(灰燼;塵埃);煨燼(灰燼,燃燒后的殘余物)

    一班大小徒弟,盡為煨盡之末。——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熱灰謂之煻煨。——《通俗文》

    煨,盆中火也。——《說文》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334251211534
四角號碼:96832
UniCode:U+7168
規範編號:5558
首尾分解查字:火畏
漢字部件構造:火田一衣
粵語:wui1
平水韻:上平十灰
康熙字典索引:頁678第01
故訓彙纂索引:1366|1444.1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烏灰切【集韻】【韻會】烏回切【正韻】烏恢切,音隈。【說文】盆中火。【玉篇】盆中火爊也。【六書故】火中熱物。【廣韻】煻煨火。【集韻】煻火曰煨。【戰國策】犯白刃蹈煨炭。 又人名。【後漢·獻帝紀】中郞將段煨。 又【集韻】紆勿切,音鬱。畜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