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字筆順動畫
注音:ㄘˋ
拼音:
筆劃:6
倉頡:IMNO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UQWY
簡體:
筆順:點、 提、 撇、 橫撇/橫鉤、 撇、 捺
吉凶:
五筆:UQWY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用於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才成功。

2.次序;等第:名~。座~。車~。依~前進。

3.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氯酸。

4.次序在第二的;副的:~子。~日。

5.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旅~。舟~。

6.姓。

7.質量差;品質差:~品。這個人太~,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

8.中間:胸~。言~。

詳細釋義
次 [cì]
〈名〉
  1. [量詞]∶表示行動的回數

    又如:我回去過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塊錢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游記》

  2. 順序,等第

    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鑒》

    又如:二次曲線;次序(依次排列的順序);次第(順序,次序)

    陳勝、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史記·陳涉世家》

  3. 旅行時停留的處所 。

    如:旅次

  4. 按物體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

    如:圓錐是二次曲線

〈動〉
  1. 指行軍在一處停留三宿以上

    又如:次止(駐止;止宿)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資治通鑒》

  2. (形聲。從欠,二聲。本義:臨時駐扎和住宿)

  3. 同本義

    王次於 河朔。——《書·泰誓中》

    楚師伐 鄭, 次於 魚陵。——《左傳·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次,舍也。——《禮記·檀弓上》注

〈形〉
  1. 屬於質量差的 。

    如:次品

  2. 第二,居其次

    又如:次從(然后;接著);次后(以后;續后);次早(第二天早上)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3. 副,貳 。

    如:次車(副車);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413534
四角號碼:37182
UniCode:U+6B21
規範編號:0521
首尾分解查字:冫欠
漢字部件構造:冫欠
粵語:ci3
閩南語:chhu3
平水韻:去聲四寘
康熙字典索引:頁565第03
故訓彙纂索引:1168|1246.10
漢語字典索引:卷3頁2133第02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四切,音佽。【說文】不前不精也。【徐曰】不前是次於上也,不精是其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又師止曰次。【左傳·莊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書·泰誓】戊午,王次於河朔。 又位次。【周禮·春官】大史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疏】謂執行祭祀之書,各居所掌位次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又次舍。【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鄭註】次諸吏直宿,若今之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又】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註】鄭司農云:庶子衞王宮,在內爲次,在外爲舍。 又凡舍皆曰次。【左傳·襄二十六年】師陳焚次。【杜註】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又安行旅之處爲旅次。【易·旅二爻】旅卽次。 又處也。【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次,謂朝、野、市。 又張幄於所止之處亦曰次。【周禮·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鄭註】次謂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小幄,謂接祭退俟之處。又【儀禮·士冠禮】賔就次。【鄭註】次,門外更衣處。必帷幕簟席爲之。 又市亭也。【周禮·地官】司市,於思次以令市,而聽大治大訟。涖於介次,而聽小治小訟。【註】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鄭司農云:次,市中樓。 又星之躔舍爲次。【禮·月令】日窮於次。【註】次,舍也。正義曰:謂去年季冬,日次於枵,從此以來,每引移次他辰,至此月窮盡,還次枵,故云日窮於次。又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次之與辰,上下相值。如星紀在丑,斗牛之次。枵在子,虛危之次。 又胷中曰胷次。【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胷次。【註】次,中也。 又席閒曰席次。【孔稚圭·北山移文】眉軒席次。 又至也。【史記·酷吏杜周傳】內深次骨。【註】李奇曰:其用罪,深刻至骨。 又造次,猶言草次。急遽貌。【論語】造次必於是。【前漢·河閒獻王傳】造次必於儒者。 又編髮爲首飾之名。【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註】次,首飾,今時髲也。【疏】《周禮》追師掌后之首服副編次。言次第髮長短爲之,如髲鬄也。別作?。 又雞次,楚典名。【戰國策】蒙穀獻雞次之典而百官治。 又水名,在高平。【水經注】若水與石門水合,水有五原,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 又諸次,山名。亦水名。【山海經】有大次山,小次山。又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河,是山多木無草。 又居次,匈奴女號,若漢公主。【前漢·常惠傳】獲單於父行及嫂居次。【匈奴傳】王昭君長女爲須卜居次,小女爲當於居次。 又姓。【呂氏春秋】荊有勇士次非,亦作佽。 又【集韻】資四切,音恣。楡次,地名。【廣輿記】楡次,縣屬太原府。 又【集韻】【正韻】津私切,音咨。次且,欲前不前也。【易·夬卦】其行次且。《易經考異》作跙,王、鄭、馬皆作趦趄。 又湑次,漢縣名,在武威郡。【孟康曰】次音咨。 又【集韻】才資切,音慈。具次,山名,通作茨。又【楚辭·九歎】今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息悲。次亦葉慈。考證:〔【儀禮·士冠禮】女次純衣纁袇。〕 謹照原文士冠禮改士昏禮。袇改袡。

相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