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恐懼:畏~。毫無所~。連我也~他三分。
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 曹相國之對而心說。——《漢書·惠帝紀贊》
(形聲。從心,瞿聲。本義:害怕,恐懼)
恐嚇
圍徐以懼 吳。——《左傳·昭公十二年》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易》
同本義
是以舉天下之人,皆恐懼振動惕栗,不敢為淫暴。——《墨子·尚同中》
又如:懼思(因恐懼而慎重考慮);懼選(害怕獲罪);懼高癥(心理學名詞。身處高處所產生的過分恐懼反應,不敢往下看、雙腿發軟、顫抖或暈眩等)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莊公十年》
喜怒哀懼愛惡欲。——《禮記·禮運》
楚兵懼,自 秦歸。——《史記·屈原列傳》
懼,恐也。——《說文》
故有知非以慮是,則謂之懼。——《荀子·解蔽》
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古文〕愳【唐韻】其遇切【集韻】【韻會】衢遇切,音具。【說文】恐也。從心瞿聲。或省作瞿。 又【集韻】俱遇切【正韻】居遇切,音屨。【集韻】無守貌。 又【集韻】懽俱切,音劬。亦恐也。【前漢·惠帝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