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字筆順動畫
注音:ㄒㄧㄥˋ
拼音:xìng
筆劃:8
倉頡:GTJ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FUFJ
簡體:
筆順:橫、 豎、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吉凶:
五筆:FUFJ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希望:~勿推辭。

2.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存。~免。

3.古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寵愛:得~。~臣。

4.高興:欣~。

5.幸福。

6.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辛卯,帝(漢文帝)~太原。

詳細釋義
幸 [xìng]
〈動〉
  1. 感受到憐憫之心

    王必幸臣與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呂氏春秋·至忠》

  2. 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3. 舊指皇帝親臨,后也泛指皇族親臨

    忽然有個詔書下來,說御駕親幸泰山,要修 漢武帝封禪的故事。——《醒世恒言》

    會幸苑中。——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又如:幸顧(帝王臨幸垂顧);幸聽(皇帝親臨聽講);幸學(皇帝巡視學校);幸御(帝王巡游時駐蹕)

  4. 特指帝王與女子同房

    又如:得幸;御幸;王因幸之

    婦女無所幸。——《史記·項羽本紀》

  5. 寵愛

    你瞧瞧,把他幸的這個樣兒,我勸你收著些兒好。——《紅樓夢》

    幸於趙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幸私(古謂帝王對人寵愛);幸昵(寵愛親近);幸待(寵愛優待);幸媚(親近寵幸);幸近(寵幸親近);幸嬖(寵愛狎昵)

  6. 希望

    吾子幸觀。——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幸寧吾心。——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又如:幸為(希望);幸存照鑒(希望留存查照);幸來(希望前來);幸愿(希望);幸勉(望其勉力);幸望,幸翼(希望)

    幸可廣問訊。——《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幸蒙其賞。——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7. 使…活命

    汝天下之國士也,幸汝以成而名。——《呂氏春秋》

  8. 使…歡樂、愉快或欣喜;慶幸

    愿大王以幸天下。——《漢書·高帝紀下》

〈副〉
  1. 表敬,副詞,表明對方的行為使自己感到幸運

    乃幸見取。——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官入幸顧我。——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又如:幸叨(有幸得到他人的好處);幸蒙(有幸承蒙);請不吝賜教為幸

    亦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幸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幸虧

    幸誠門未有燒。——《廣東軍務記》

    又如:幸為(幸而);幸然(幸虧);幸賴(幸虧依靠);幸得(幸虧);幸偶(幸運而偶然遇合)

    幸大雪踰嶺。——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幸彼蒼默佦

  3. 通“倖”。僥幸

    朝無幸位。——《荀子·富國》。注:“無德而祿謂之幸位。”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三國演義》

    幸得脫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幸皆殺之。——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非分而得謂之幸。——《小爾雅》

    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注:“僥倖也。”

    又如:幸心(僥幸心理);幸生(僥幸偷生);幸民(僥幸於萬一之民);幸位(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詭(僥幸和詭詐);幸賞(僥幸得賞)

〈名〉
  1. 受寵的人

    妾媵盈宮,非無愛幸也。——《申鑒》

  2. 幸福

    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三國演義》

〈形〉
  1. 幸,吉而免兇也。——《說文》

    不幸短命死矣。——《論語》。皇疏:“凡應死而生曰幸。應生而死曰不幸。”

    幸獲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傳》

    生固幸而遇予。——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知幸與不幸。

    幸而至於旦。——《禮記·檀弓》

    幸甚。——曹操《步出夏門行》

    又如:三生有幸;榮幸(光榮而幸運);萬幸(非常幸運);得此幸,不幸中的大幸;慶幸;天幸;不幸;萬幸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過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12143112
四角號碼:40401
UniCode:U+5E78
規範編號:0983
首尾分解查字:土干
漢字部件構造:土丷干
粵語:hang6
閩南語:heng7
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
康熙字典索引:頁341第01
故訓彙纂索引:130|0208.3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434第08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唐韻】胡耿切【集韻】【韻會】【正韻】下耿切,音倖。【說文】本作。吉而免兇也。【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又【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晉語】德不純,而福祿至,謂之幸。【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又冀也。【禮·檀弓】幸而至於旦。【註】幸,覬也。 又【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又【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 媚貴幸。 又姓。【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又【韻補】古葉散。【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 【韻會】或作。【篇海】或作。字原作夭下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