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字筆順動畫
注音:ㄐㄧㄢ
拼音:jiān
筆劃:10
倉頡:TXC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UVOU
簡體:
筆順:點、 撇、 橫、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撇、 捺
吉凶:
五筆:UVOU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2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把兩份并在一起;加倍:~旬(二十天)。~程。

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職。~聽則明,偏信則暗。

詳細釋義
兼 [jiān]
〈動〉
  1. 同,連同

    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顯學》

  2. 并吞;兼并

    又如:兼列(猶兼并);兼畜(猶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傳·昭公八年》

    其兼天下不難矣。——《韓非子·亡征》

  3. 勝過;超越 。

    如:兼人(勝過別人。表示一個人能干兩個人的事)

  4. 倍,加倍

    讀書倍文,功力兼人。——唐· 韓愈《韓滂墓志銘》

    兼旬愈。——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兼只(幾只,數只);兼日(連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曉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問或技藝)

    利不兼,賞不倍。——《馬王堆漢墓帛書》

    王饋兼金一百。——《孟子》。注:“其價兼倍於常者。”

  5. (會意。小篆字形,從又(手),從秝(lì)。字形象一手持兩棵莊稼。本義:一手執兩禾。引申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

  6. 重復;累積

    [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藩輔。——《后漢書·宦者呂強傳》

  7.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體

    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賈誼《過秦論》

  8. 同時具有或涉及幾種事務或若干方面

    兼筑雕刻。——蔡元培《圖畫》

    兼巾之。——《儀禮·士昏禮》。注:“六豆共巾也。”

    兼百花之長。——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兼諸弣。——《儀禮·鄉射禮》。注:“并矢於弣。”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兩房的后嗣。祧繼承上代);兼資(與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職外,又兼理其他職務);兼味(指兩種以上的菜肴)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兼執之,以進。——《儀禮·聘禮》。注:“猶兩也。”

    兼,并也。——《說文》

    丞相兼樞密使。——宋· 文天祥《 后序》

  9. 盡;竭盡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韓非子》

    圣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副〉
  1. 兼用刺激。——蔡元培《圖畫》

    兼與藥相粘。——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兼仗父兄之烈。

  2. 表示另一方面,可譯為“還”、“同時”、“再加上”之類

    兼有步兵。——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形〉
  1. 全部;整個

    又如:兼裒(廣為聚集)

    兼天下之眾,莫敢不為其所好,而辟其所惡。——《商君書》

  2. 表示遞進關系。而且,并且 。

    如:兼之;兼且(并且)

  3. 表示并列關系。和,與 。

    如:兼羅(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說)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4315112234
四角號碼:80237
UniCode:U+517C
規範編號:2056
首尾分解查字:丷八
漢字部件構造:
粵語:gim1
上古音:談部見母,kiam
閩南語:kiam1,khiam1
平水韻:下平十四鹽·去聲二十九艷
康熙字典索引:頁128第11
故訓彙纂索引:199|0277.2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249第08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縑。【說文】幷也。從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又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