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字跡
【拼音】zì jì
【解釋】亦作「字跡」、「字蹟」。 1.文字的筆畫形體。 2.指寫過字的廢紙。用毛筆、鋼筆、鉛筆、鐵筆或類似書寫工具手寫的字的形跡;也指某一特定人這樣寫的字的形跡
造句1: span>這些古代的石刻,由於風雨的侵蝕,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
造句2:佈告上面的字跡已經變得很模糊了。
造句3:從工整的字跡可以看出他是個做事細緻認真的人。
造句4:你能辨認出這是誰的字跡嗎?
造句5:字跡已經模糊,看不出上面寫的是什麼。
造句6:字跡在他眼前變得模糊。
造句7:這塊古老的石碑,被漫長的歲月所風化,當年刻下的字跡已若有若無。
造句8:她寫的帳本,每一頁都寫得整整齊齊,字跡娟秀,一筆不苟。
造句9:他信手拈來地便寫好一幅對聯,字跡十分飄逸。
造句10:進入筆記的知識只是字跡,進入電腦的知識只是數據,進入大腦的知識只是記憶,進入習慣的知識才是力量。
造句11:小時候,愛寫字,但沒人指點,字跡春誦夏弦一般。
造句12: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評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造句13:經過一夜的奮戰,終於把作文寫好了,但看著歪歪扭扭的字跡 ,我不禁皺起眉來。
造句14:一紙輕描淡寫素寫的傷,訴不盡隔世離空的柔腸,當一滴清涼滑落,模糊斑斑字跡,暗然了我的世界。
造句15:發黃的日記揮舞著悄悄死去的流年,卻揮之不去的流年卻揮之不去發黃的字跡。